中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0981.HK)周一暴跌五分之一,以回应美国可能对其实施制裁的消息,市值蒸发约280亿港元(36.1亿美元),并促使分析师预测是否会实施禁令。
路透社周五报道说,美国国防部可能会阻止美国公司向该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即半导体制造国际公司(SMIC)。
分析人士说,这可能会破坏某些观点,即中国最大的希望是通过中芯国际发展自给自足的半导体产业,并进一步升级涉及贸易和技术的中美争端。
“该公司可能会在几年内倒闭,”在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追踪中国芯片产业的李克说。
尽管中芯国际自20年前成立以来在产量,技术和效率上均落后于竞争对手台湾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TSMC)(2330.TW)。
直到最近,它才在14纳米工艺节点上引入了芯片的容量,使其比台积电落后了约两代。
与台积电(TSMC)和其他晶圆厂一样,中芯国际依靠许多美国公司(例如,应用材料公司(AMAT.O))来获取关键的生产设备。研究公司杰富瑞(Jefferies)估计,中芯国际约有一半的供应商来自美国。
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美国正在调查中芯国际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之间的所谓关系。中芯国际表示,它与中国军方没有任何关系。
中芯国际(SMIC)周一在香港的股价下跌逾23%,至18.10港元,为6月12日以来的最低水平。
它在上海的股票688981.SS下跌了11%,该公司在7月的二次上市中筹集了66亿美元。
潜在的制裁措施与美国对华为技术公司(HWT.UL)所施加的制裁措施相呼应,即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出售产品和技术。这些限制使华为曾经有希望的芯片部门感到困惑,并且正在挤压其海外手机销售。
依赖度
分析师说,美国的制裁也可能影响非美国供应商的供应,因为日本和荷兰等与美国有友好关系的国家的芯片设备供应商可能会“掩盖”美国的订单。
存在这种可能性的先例。
2018年,特朗普政府阻止荷兰机械制造商ASML(ASML.AS)向中芯国际运送价值1.5亿美元的芯片光刻机,这是制造先进微处理器所需的。
分析师表示,尽管面对供应商禁令,中芯国际有可能继续使用其现有设备,但由于设备提供商不再能够为其生产线提供服务,其业务将受到影响。
在香港城市大学研究中国芯片产业的道格·富勒说,失去这项官方支持服务将使中芯国际陷入“严重麻烦”。“供应商需要每两到三个月保养一次机器。”
他说,中芯国际可能会寻求与官方供应商无关的本地公司为他们的生产线提供服务。“但这只会加剧中芯国际众所周知的运营效率低下。”